一支$155元,50支$150元,100支$145元、500支$140元
特色: ◎材質:PVC
◎顏色:橘紅色
◎尺寸:高度約70cm左右
◎重量:約2.5kg
◎反光貼紙種類:15cm
◎反光貼紙等級:商業級/大陸高強級/3M等級(一級品有報告)
應用:一般用於警示、路障等目的, 當進行工程或發生事故時提醒路人,以及保證工程人員和道路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又或者於交通改道、人流和車群之分隔或匯合使用。
交通錐作為臨時交通管制和安全警示的基礎設施,其性能要求隨著道路車速的提升、夜間工程的增多以及氣候變化的嚴峻性而水漲船高。特別是在高速公路、快速道路或一級幹線等高風險環境中,傳統的輕質、低反光交通錐已難以滿足現行法規對夜間預警距離和抗風穩定性的要求。
本文所探討的軟質/高強級15cm/2.5kg規格,正是針對這些極端應用場景而生的旗艦級產品,其每一項參數都代表著對最高安全標準的承諾。
規格參數
意義與工程價值
核心安全功能
材質:軟質(PVC/LDPE/EVA)
具備高度彈性和柔韌性,耐受車輛碾壓和低溫脆化。
極致耐用性,大幅降低損壞率,保障警示連續性。
反光膜:高強級 (High-Intensity Grade)
採用微稜鏡技術,反光亮度極高,遠超商業級或工程級。
最遠夜間可視距離,為駕駛者爭取更多反應時間。
反光環寬度:15公分 (15cm)
單圈或雙圈中最大寬度的反光環。
最大化視覺面積,夜間醒目程度達到頂級,尤其適合車速高或光線複雜路段。
重量:2.5公斤 (2.5kg)
通過加重底座實現的穩固重量。
最高抗風穩定性,防止在高速氣流或強風中位移或傾覆。
這種交通錐的卓越性能是柔性材料、光學工程和結構力學的完美結合。
A. 光學工程的突破:高強級/鑽石級
「高強級」反光膜(如部分鑽石級或滿足CNS4345第四型規範的膜材)不再是單純的玻璃珠反光,而是基於**微稜鏡(Prismatic)**技術。
反射率優勢: 微稜鏡陣列能將入射光線幾乎完整地原路返回,實現遠高於傳統反光膜的反射亮度。這使得交通錐在黑暗中看起來幾乎是主動發光的,顯著提高警示穿透力。
高逆反射係數: 在大於$0.5^\circ$的入射角下,高強級膜仍能保持高逆反射係數,確保車輛在遠距離照射時,光線能有效返回駕駛員眼中。
B. 15cm 環寬的視覺優勢
15公分的環寬幾乎佔據了70公分高交通錐體的大部分視覺面積。
視覺捕捉速度: 心理學研究表明,更大的視覺目標能更快地被駕駛員捕捉和識別。在100 km/h以上的高速路段,這數十毫秒的反應時間差至關重要。
遠距離辨識度: 寬大的反光環使得交通錐在極遠距離下(例如500米甚至更遠)仍能保持清晰的輪廓警示,而非僅僅是一個亮點。
A. 軟質材料(PVC/LDPE/EVA)的生命週期優勢
採用軟質塑膠(多為PVC或LDPE/EVA複合材料)能賦予交通錐極佳的柔韌性。
抗碾壓性: 軟質錐體在遭受重型車輛碾壓後,能迅速回復原狀,不會產生永久性變形或碎片,從而保障警示功能不中斷。
低溫耐受: 高品質的軟質材料在極端低溫下仍能保持柔韌,避免了硬質塑料在寒帶或高山地區容易脆裂的問題。
抗UV與耐候性: 專業軟質材料在製程中經過嚴格的抗紫外線穩定處理,確保長時間戶外曝曬下,橙色本體不會嚴重褪色,也不會材料老化變脆。
A. 高風阻環境下的穩定性
2.5公斤的重量(通常由橡膠或高密度再生材料製成的底座提供)是實現抗風穩定性的關鍵。
抗傾覆力矩: 重底座將交通錐的重心降至最低,最大化了抵抗水平風力或車輛氣流推力的能力。
應用情境: 在橋樑、高架道路、海岸線或風口路段,2.5kg的穩定性是防止設備被吹倒或位移的硬性要求,避免因交通錐移位造成誤導或二次事故。
2.5kg/15cm高強級交通錐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對安全要求達到頂級的環境。
高(快)速公路臨時管制: 這是該規格交通錐的主戰場。用於事故現場隔離、臨時車道縮減或導引至施工區。其遠距離警示能讓車輛提前數百米做出減速和換道準備。
隧道口與高架橋: 這些區域通常是風阻高、光線突變(隧道口)或能見度低(橋面霧氣)的危險路段。15cm高強級反光膜能有效應對這些複雜的環境光線挑戰。
夜間重大維護工程: 在進行夜間橋樑檢修、路面重鋪等重大工程時,必須使用最高規格的警示設備,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
間隔距離的調整: 由於15cm高強級錐的警示距離極遠,專業工程師在部署時可以根據車速和法規要求,適當調整間隔距離,減少交通錐的總使用量,從而提高部署效率。
錐體與警示燈的協同: 在夜間,應將太陽能警示燈(或LED燈)插入交通錐頂部。警示燈提供主動發光的主警告,而15cm高強級反光環提供被動、寬面積的穩定輔助警示,實現「雙保險」。
防止「飛錐」風險: 在時速超過100 km/h的路段,儘管2.5kg重量穩定,仍需搭配沙袋、水注基座或更重的防撞設施,以確保警示線的絕對連續性。
選擇最高規格的交通錐,本質上是購買安全保險。在重大事故中,法院往往會審視施工單位是否使用了符合最高標準的警示設備。
降低法律風險: 15cm高強級反光膜符合最高的能見度要求,有助於證明施工方已盡到最大程度的警示義務。
減少事故連帶損失: 減少一次高速撞擊事故,所節省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工程延誤及法律訴訟費用,遠超高品質交通錐的初始投資。
雖然初始成本高,但軟質材料和高耐久性反光膜的壽命長,減少了頻繁更換的材料和人工成本。一個高品質的2.5kg軟質錐,其**生命週期成本(LCC)**往往比需要頻繁更換的輕質硬錐更低。
交通錐(軟質/高強級15cm/2.5kg)代表了臨時交通安全設備的頂級工業標準。它將材料的韌性(軟質)、光學的亮度(高強級15cm)和力學的穩定性(2.5kg)推向了極致。這種規格的產品是公路工程、交通部門和對安全標準有最高要求企業的標準配置。
展望未來,這類交通錐將會成為**智能交通系統(ITS)**的末端節點,透過內嵌的晶片和感測器,不僅能被動警示,更能主動回傳資訊,成為道路安全實時監控網絡中的一個智能單元。